蚌埠市龙湖春天社区位于蚌埠市大学城片区,辖区面积73万平方米,现有居民4876户,常住人口7229人。社区注册志愿者2684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37.12%。龙湖春天社区还是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五所在蚌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有近2000名大学生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社区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约13200小时,服务群众逾1.1万人次。近年来,社区先后荣获了共青团安徽省委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安徽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示范点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等荣誉称号。
小区植树修剪灌木
突出党建引领,构建服务格局
龙湖春天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社区两委为成员的志愿服务领导小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以服务周边社区群众为目标,以公益服务为抓手,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积极联系辖区驻蚌高校团委,突出以党建带团建的志愿服务格局,通过"管理制度化、服务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阵地,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在社区落地生根、持久发展。
社区群众迎春座谈会
社区立足区域优势,坚持校社联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一方面为高校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增加了新的实践途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大学生累计在社区参加实践志愿服务约21000人次。另一方面利用高校密集丰富的资源服务社区,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社区乃至社会的健康发展。
“小红帽”义务维修
创新特色品牌,激发服务活力
龙湖春天社区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坚持以特色品牌创建为载体,社区与5所大学联合打造了“放飞蒲公英”志愿服务品牌,组建了“育苗”“小红帽”“温暖使者”“阳光助力”“健康彩虹”“心语”“动力源”七支别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全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点半课堂”义务辅导
“育苗”志愿团队通过“四点半课堂”为辖区少年儿童提供课外辅导活动,累计辅导学生4000余人次。“小红帽”志愿者定期开展义务为民服务活动,为居民义务维修家电、提供家政服务累计1000余次。“温暖使者”志愿团队坚持定期上门,为31户失独家庭或伤残家庭等困境群体提供生活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阳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认真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广泛调研市场需求,结合社区失业人员的个人特长,通过“一人一策”的帮扶举措,帮助360余位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健康彩虹”志愿者们,定期在社区内开展医疗义诊和保健知识讲座等活动,向辖区居民开展义诊和健康普及活动1100余场次。“心语”志愿者们通过心理辅导、聊天谈心等活动,累计为2000余名社区群众提供疏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等服务,引导大家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动力源”服务队的志愿者积极弘扬孝亲敬老美德,为辖区内266名困境老人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切实提升辖区内老年居民的幸福感。
“四点半课堂”义务辅导
聚焦社区治理,创新服务举措
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通过精准服务,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搭建各类志愿服务平台,有效回应居民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全面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温暖使者”志愿者上门为居民检查身体
建立红色网格。由社区党总支牵头,依托“一组一会”,吸纳退休老党员、物业工作者、企事业单位100余人注册志愿者,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单机制,提供文化、法制、教育、宣传等百余件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居民的志愿服务满意度和知晓率。打造红色物业。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和物业纠纷、信访矛盾等重难点问题,共商解决路面破损、环境卫生、管道维修等热点难点问题200余件,营造小区优美整洁生活环境。开设特色服务。重点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采取“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为孩子们茁壮成长保驾护航,为家长们减轻负担。传承红色基因。“国学传统进家庭、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春季帮扶就业、夏日送清凉、金秋暖心助学行、冬季送温暖、文艺书画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逐渐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展现了社区居民团结和睦、友爱互助的良好精神风貌,共同弘扬文明风尚,维护社会稳定。
“心语”志愿者上门与老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