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担心爸妈在家没人照顾,现在好了,吃饭、看病、娱乐都方便,我们做子女的也踏实多了。”市民李女士提起龙子湖区建新社区新建成的“日托+康复+文体”综合体,赞不绝口。这是龙子湖区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老年人实现“家门口养老”。
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就近化的养老需求。龙子湖区紧扣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养老服务”的期盼,以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将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全区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统筹推进,通过科学规划布局、丰富服务内容、强化监管保障等举措,让养老服务真正“嵌”入社区、“暖”到老人心坎里。
“选址要方便老人出行,功能要满足日常需求,还要与社区环境相融合。”在嵌入式养老机构规划建设之初,龙子湖区就坚持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全区养老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结合各街道、社区的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和现有设施情况,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自2023年以来,龙子湖区已有祥和老年公寓、华康养老院、龙湖老年养护院等3家养老机构成功转型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新建1家建新社区综合服务体。其中,祥和老年公寓、华康养老院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规范的管理,获评2023年省级示范点。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龙子湖区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24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龙湖老年养护院建设;2025年投入大量资源打造建新社区“日托+康复+文体”综合体,目前该综合体已开始试运营,周边居民反馈良好。
如今,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已成为一道温馨的风景线。这些机构分布在居民小区周边,交通便利,环境舒适,为老年人提供了“步行可达、服务可及”的养老服务场所,初步形成了覆盖东升、曹山、解放3个街道,龙河、建新、曙光、淮滨4个社区的“15分钟服务网络”。
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
“社区免费开放棋牌室、多功能厅等娱乐活动室,还开设了各种免费培训课程,如手工、书法、健康养生等,不仅满足我们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建新社区张大爷说道。
“张奶奶,今天感觉怎么样?我帮您量一下血压。”一大早,祥和老年公寓的护理员就来到老人家中,为行动不便的张奶奶提供上门护理服务。除了上门服务,公寓内还设有生活照料区、健康管理区、文化娱乐区等多个功能区域,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吃饭、聊天、下棋、康复锻炼,享受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为切实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龙子湖区已运营的3家嵌入式机构均已具备上门服务能力,在建项目也在积极对接第三方服务机构筹备试运营。通过自有服务团队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各机构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健康管理、精神慰藉、探访关爱、委托代办等六大类服务。
养老服务事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安全和规范放在首位。为推动嵌入式养老机构规范长效运营,该区建立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各机构均按“三区一平台”(机构服务区、多功能区、助餐区、智能服务平台)规范设置功能区域,并纳入全市智慧化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监督。通过智慧化平台,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查看机构的服务情况、人员配备、安全状况等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公开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嵌入式养老服务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龙子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子湖区凝聚多方资源协同发力,探索“物业+助餐”“医养双嵌入”等新型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真正实现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愿望,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何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