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率先在全省试点、申请材料由26份压缩至15份、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收获评价6200余次,满意率达100%……禹会区以效能建设“提质攻坚”的担当与实践,在政务服务升级领域主动探索深耕、靶向发力推进,提升服务效率与群众获得感,交出机关效能建设优异答卷。
“一件事”打包办:材料“瘦瘦身”,办事“加速度”
“以往,企业注销登记需要辗转多个部门办理,流程复杂、资料繁多,现在,只需填写一套材料,在一个窗口申请,实在便捷至极!”日前,申请一次性企业注销登记的吴先生由衷地发出感慨。吴先生所说的“一次性企业注销登记”就是禹会区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一件事”套餐服务创新举措。
优化“一件事”套餐服务方面,禹会区率先在全省试点“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同时聚焦开办药店一件事、开办超市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等套餐事项,将各类事项涉及的办理依据、条件和材料进行优化整合。通过跨部门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实行“多表合一、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次提交”。“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将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6份压缩至15份。同时,新生儿出生、企业注销登记……目前禹会区已上线运行18个主题式“一件事”,累计办件2000余件。
数据“跑起来”:群众“少跑腿”,服务“更暖心”
如何让服务更智能、更贴心?禹会区的答案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零跑腿”。
走进禹会区政务服务中心,“免证办”的标识格外醒目。得益于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的支撑,身份证、营业执照等高频证照信息实现了电子化流转。目前,已有108项区级事项可“免证办理”,办事群众无需再为忘带证件折返,系统自动调取核验,无形的数据洪流悄然替代了群众和企业奔波的脚步。
在禹会区,多渠道反馈诉求也是一大亮点。该区重视并拓宽群众诉求反馈渠道,线下设置企业诉求“挂号制”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改革的成效,最终要由群众的获得感来丈量。一组亮眼的数据充分彰显出这种获得感:2023年以来,服务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平均办理时长从7天压缩至1天内,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00余件,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收获评价6200余次,满意率达100%。一个“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政务服务新生态正在禹会区加速形成。
作风“严起来”:学习“强内功”,督查“验真金”
要做好机关效能建设,队伍能力和作风是关键。该区教育到位、制度到位、督查到位,以学习促效能,以管理增效能,以监督强效能,取得了良好成效。
学习教育方面,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教育月”学习教育活动,印制效能行为规范海报,在各单位办公区域显著位置张贴。同时,邀请市效能办进行“效能建设”专题辅导,让工作人员吃透政策、提升素养。
制度建设方面,该区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修订考勤管理和请销假制度,确保机关效能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度可量。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让效能建设有章可循。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等,力求做到全面、准确、及时答复,千方百计为民解难。
督查问责方面,该区通过效能监督、暗访等方式,明责任,定措施,重奖惩,对各单位职责履行、制度执行、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督查。选取29人建立效能监督员人才库,对53家单位开展不定期明察暗访,并邀请兄弟县区开展效能互查,以严格督查推动各单位履职尽责、规范服务,形成了以督查促建设、促规范的良好局面。
从材料精简到流程优化,从智能服务到作风提升,禹会区行政效能改革的每一步都紧扣群众和企业需求。未来,随着各项举措持续深化,禹会区将进一步擦亮政务服务“金字招牌”,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强动力。(郝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