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高新区:拿起“法治笔”绘就“美乡村”

2024-03-18 17:00 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为切实解决彭巷村人居环境较差,村民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蚌埠高新区秦集镇整合各方资源,以“知法、学法、遵法、用法”为主题,遵循“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用法、办事循法”的设计理念,利用废弃场地打造集普法、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法治广场。

根据需求打造宣传阵地。为改变村入口处脏乱差现象,秦集镇主动了解群众改造诉求,坚持“群众事、群众商、群众议、群众决”原则,把传播法律知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经统一征集并结合彭巷村现状,提出在村入口处打造集休闲、娱乐、宣教于一体的法治广场。让文明实践辐射更多的群众,做到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为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提供阵地支撑,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建成的彭巷村法治广场

精益求精设计建设方案。广场建设前,在哪建、怎么建是个大问题。秦集镇联合国土部门,对彭巷村的闲置地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各边角地规划性质。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本、集约利用”的原则,保证闲置的“边角地”得到充分、高效利用。设计内容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村民乐见、乐闻、乐学、乐用。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打造环境景观形式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让村民在生活中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彭巷村村牌

用好载体宣传亮点纷呈。广场内建有普法亭、休闲桌椅、居民健身活动点、入党宣誓墙、宪法和民法典的宣传牌、法治名言文化宣传牌,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教育熏陶。同时为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在彭巷村村口及主干道显眼处因地制宜绘制多彩的“文化墙”,彩绘内容贴近群众且主色调与环境绿化有机融合,用有趣生动的故事,使原本“冷冰冰”的墙面灵动起来。

彭巷村美丽乡村彩绘墙

行走在如今的彭巷法治广场,感受风景美、文化美、精神美,一幅幅形态鲜活的彩绘,一个个内容丰富的景观小品,一座座崭新亮丽的健身器材,徜徉在这样场景中群众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编辑:贾铁成】
32

为切实解决彭巷村人居环境较差,村民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蚌埠高新区秦集镇整合各方资源,以“知法、学法、遵法、用法”为主题,遵循“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用法、办事循法”的设计理念,利用废弃场地打造集普法、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法治广场。

根据需求打造宣传阵地。为改变村入口处脏乱差现象,秦集镇主动了解群众改造诉求,坚持“群众事、群众商、群众议、群众决”原则,把传播法律知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经统一征集并结合彭巷村现状,提出在村入口处打造集休闲、娱乐、宣教于一体的法治广场。让文明实践辐射更多的群众,做到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为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提供阵地支撑,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建成的彭巷村法治广场

精益求精设计建设方案。广场建设前,在哪建、怎么建是个大问题。秦集镇联合国土部门,对彭巷村的闲置地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各边角地规划性质。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本、集约利用”的原则,保证闲置的“边角地”得到充分、高效利用。设计内容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村民乐见、乐闻、乐学、乐用。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打造环境景观形式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让村民在生活中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彭巷村村牌

用好载体宣传亮点纷呈。广场内建有普法亭、休闲桌椅、居民健身活动点、入党宣誓墙、宪法和民法典的宣传牌、法治名言文化宣传牌,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教育熏陶。同时为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在彭巷村村口及主干道显眼处因地制宜绘制多彩的“文化墙”,彩绘内容贴近群众且主色调与环境绿化有机融合,用有趣生动的故事,使原本“冷冰冰”的墙面灵动起来。

彭巷村美丽乡村彩绘墙

行走在如今的彭巷法治广场,感受风景美、文化美、精神美,一幅幅形态鲜活的彩绘,一个个内容丰富的景观小品,一座座崭新亮丽的健身器材,徜徉在这样场景中群众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