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小蚌埠镇小蚌埠社区: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时代新风浸润人心

2024-09-20 14:52 蚌埠文明网  

近年来,小蚌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理论宣讲、阵地建设、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任务成色更足、特色更浓、亮点更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实践阵地提质增效,让资源就在身边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质效。小蚌埠社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在实践站内设有健身房、图书室、书画室、多功能宣讲室等,集日常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一体。同时,充分整合利用共建单位优质资源,构建起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夯实文明实践基础,提升服务群众质效。

优化队伍建设,引领文明新风。小蚌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不定期对社区内低保人员、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慰问关怀。同时,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相关活动,推进文明新风尚。

延伸实践触角,绘就幸福底色。社区设立文明实践小木屋,将学习、科技、健身、调解、服务融合为一体,以社区网格为中心,以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服务点为辐射支点,构建起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社区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确保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点就建设到哪里。

探索宣讲新举措,让宣讲“声”入人心

以理论宣讲为引领,让文明实践能够“处处有”。群众在哪,理论宣讲就跟进到哪里。小蚌埠社区坚持“上接政策、下接地气”,开展了一系列以“百姓名嘴大讲堂”等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吸引了30余人加入志愿者队伍,针对性开展志愿宣讲活动60余次。活动内容涵盖种植、政策、民俗、教育和医疗等不同领域,将“要讲”和“想听”相契合,根据群众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让创新理论真正入耳入心。

以理论宣讲为主线,打造文明实践特色阵地。小蚌埠社区不断推进理论宣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新思想、新理论学在基层、热在基层。同时用好“活教材”,构筑百姓家门口的理论课堂。深入挖掘周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项目活动多姿多彩,让服务更有温度

项目谋划因地制宜。在认真调查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策划接地气、受欢迎、易组织、有特色、具有引领性的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围绕非遗文化、少儿活动、生态环保等,设计“川剧变脸”、“万‘棕‘一心画端午”、“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等满足群众生产生活要求的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及特困群体等,开展特殊志愿服务项目。精准谋划、精细运作、精心服务,“润物细无声”地走进群众心坎。

服务形式直抵人心。每月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清单,精准部署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围绕重要主题,利用重要节庆、节日等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特殊群众的需求,组织志愿者对困难群众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服务,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褒奖礼遇锦上添花。为了解决志愿者持续性动力不足的问题,小蚌埠社区以为党建引领,积极开展积分制活动,鼓励居民从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以及人居环境等方面上传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活动信息至APP获取积分。“一积分”相当于“一元”,社区居民可以凭借积分兑换相应价值的物品。为基层治理凝聚更多力量,营造了崇德向善的志愿服务新风尚,让志愿服务动力更足、底气更足、信心更足。

传承优秀文化、共建优秀文化家园是小蚌埠社区党总支推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让社区居民获得精神滋养的同时,实现以文化育人,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的主动性,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小蚌埠社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逐步将服务对象转变成社区的发展力量,推动打造“书香邻美”社区。

通讯员 孙燕

【编辑:贾铁成】
0

近年来,小蚌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理论宣讲、阵地建设、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任务成色更足、特色更浓、亮点更显,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实践阵地提质增效,让资源就在身边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质效。小蚌埠社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在实践站内设有健身房、图书室、书画室、多功能宣讲室等,集日常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一体。同时,充分整合利用共建单位优质资源,构建起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夯实文明实践基础,提升服务群众质效。

优化队伍建设,引领文明新风。小蚌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不定期对社区内低保人员、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慰问关怀。同时,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相关活动,推进文明新风尚。

延伸实践触角,绘就幸福底色。社区设立文明实践小木屋,将学习、科技、健身、调解、服务融合为一体,以社区网格为中心,以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服务点为辐射支点,构建起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社区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确保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点就建设到哪里。

探索宣讲新举措,让宣讲“声”入人心

以理论宣讲为引领,让文明实践能够“处处有”。群众在哪,理论宣讲就跟进到哪里。小蚌埠社区坚持“上接政策、下接地气”,开展了一系列以“百姓名嘴大讲堂”等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吸引了30余人加入志愿者队伍,针对性开展志愿宣讲活动60余次。活动内容涵盖种植、政策、民俗、教育和医疗等不同领域,将“要讲”和“想听”相契合,根据群众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让创新理论真正入耳入心。

以理论宣讲为主线,打造文明实践特色阵地。小蚌埠社区不断推进理论宣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新思想、新理论学在基层、热在基层。同时用好“活教材”,构筑百姓家门口的理论课堂。深入挖掘周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项目活动多姿多彩,让服务更有温度

项目谋划因地制宜。在认真调查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策划接地气、受欢迎、易组织、有特色、具有引领性的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围绕非遗文化、少儿活动、生态环保等,设计“川剧变脸”、“万‘棕‘一心画端午”、“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等满足群众生产生活要求的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及特困群体等,开展特殊志愿服务项目。精准谋划、精细运作、精心服务,“润物细无声”地走进群众心坎。

服务形式直抵人心。每月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清单,精准部署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围绕重要主题,利用重要节庆、节日等时间节点,集中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特殊群众的需求,组织志愿者对困难群众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服务,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褒奖礼遇锦上添花。为了解决志愿者持续性动力不足的问题,小蚌埠社区以为党建引领,积极开展积分制活动,鼓励居民从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以及人居环境等方面上传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活动信息至APP获取积分。“一积分”相当于“一元”,社区居民可以凭借积分兑换相应价值的物品。为基层治理凝聚更多力量,营造了崇德向善的志愿服务新风尚,让志愿服务动力更足、底气更足、信心更足。

传承优秀文化、共建优秀文化家园是小蚌埠社区党总支推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让社区居民获得精神滋养的同时,实现以文化育人,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的主动性,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小蚌埠社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逐步将服务对象转变成社区的发展力量,推动打造“书香邻美”社区。

通讯员 孙燕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