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远县龙亢镇龙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10号都上演着这样的场景: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手持推剪穿梭忙碌,不足10平方米的便民理发点内,老人们按序而坐,边等待理发边听着村干部介绍近期惠民政策。
这个由龙亢村党总支领办的志愿服务项目,不仅解决了龙亢村300余名高龄老人和困难群众“理发难”,更探索出一条“党建+文明实践”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小切口破解民生难题。2024年8月,龙亢村网格员走访发现,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中,近50%的老人因行动不便或经济困难许久未在理发店理发。党总支迅速讨论谋划,并将“便民理发”事项列入民生实事清单,依托龙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服务阵地。
“要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有力,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关注的方向。”龙亢村党总支书记邵建军表示,爱心理发不仅定点开展,还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便民利民。
创新机制,“三定三有”保障常态长效。为了让这一便民服务举措更贴近群众实际,龙亢村创新推行便民理发点“三定三有”工作机制。具体来说,“三定”就是定时服务、定人管理、定点延伸。邵建军介绍说:“我们固定每月10号上午开放理发店,面向全村高龄老人及困难群众开展服务;同时,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实行分区域、分类别预约制管理,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此外,在村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室开展定点服务,并根据需要延伸至群众家中。”“三有”即有统一的志愿服务服装、理发服务流程和工具包;有积分兑换机制,纳入龙亢村积分制兑换与激励体系;有反馈机制,建立服务记录表,定期回访,收集群众意见。
多元联动,小支点撬出N重效益。借助爱心理发的契机,龙亢村还实现了乡村治理的多重效益。该村将理发等待区打造成“学习角”,借助村民排队的碎片化时间,向村民解读宣传养老保险缴纳、抵制高价彩礼等政策;化身民情收集站,通过和前来理发的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生活中的难题,收集“金点子”;构建服务同心圆,借助爱心理发的契机,进一步联动卫生院、农商行等单位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义诊、防诈宣传等延伸服务。
“现在村里每月都有‘爱心理发日’,关爱老人成了龙亢村新风尚。”正在忙碌的一位志愿者说。电动推刀的嗡鸣声间,爱心发屋的欢声笑语里,勾勒出龙亢镇创新基层治理、服务百姓民生的新图景。
作者: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