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五河头铺镇:文明实践“搭舞台” 文明乡风“扑面来”

2025-02-25 09:28 “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近年来,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阵地支撑,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工作模式,深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新风走进千家万户。

“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整合镇、村公共服务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9个。利用群众经常集聚的文化活动广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建成集宣传宣讲、文艺文化和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宣传党的政策理论知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内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构建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格局,吸引群众参加村里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以此促进邻里交流与互动,培育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15分钟文明实践圈”辐射到每一位群众。

文明实践普法宣传活动。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依托文明实践站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发动各村结合自身特色,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便民服务”“志愿助力”“送法进村”“慰问走访”等活动。同时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以党员干部志愿者为主体,常态化开展惠民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安全生产排查、推进移风易俗以及医疗健康、敬老助老、科学普及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乡风文明”。坚持以乡风文明之“魂”引领乡村振兴之“路”,健全村级“一约四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喜事从简,厚养薄葬,破除丧葬陋习,用“村言村语”约定行为规范,传播文明新风。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等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提升文明意识,倡树文明新风。同时把党的好声音、精神文明、移风易俗等内容编成快板、小品等文艺节目搬上乡村大舞台,让村民在娱乐的同时逐步改变生活习惯,把良好的风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更多的村民,让新时代文明之风潜移默化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文明实践+积分超市”。依托积分超市,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等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通过“以善积分、以分换物、以物激能”的方式,对村民实行积分制管理和考核,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的积极性,形成过去“站着看”为“主动干”,从“跟着干”变为“比着干”的氛围,用“小积分”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激活乡村文明发展新动能。

通讯员:张元敏


【编辑:于英利】
1

近年来,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阵地支撑,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工作模式,深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新风走进千家万户。

“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整合镇、村公共服务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9个。利用群众经常集聚的文化活动广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建成集宣传宣讲、文艺文化和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宣传党的政策理论知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内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构建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格局,吸引群众参加村里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以此促进邻里交流与互动,培育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15分钟文明实践圈”辐射到每一位群众。

文明实践普法宣传活动。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依托文明实践站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发动各村结合自身特色,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便民服务”“志愿助力”“送法进村”“慰问走访”等活动。同时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以党员干部志愿者为主体,常态化开展惠民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安全生产排查、推进移风易俗以及医疗健康、敬老助老、科学普及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乡风文明”。坚持以乡风文明之“魂”引领乡村振兴之“路”,健全村级“一约四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喜事从简,厚养薄葬,破除丧葬陋习,用“村言村语”约定行为规范,传播文明新风。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等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提升文明意识,倡树文明新风。同时把党的好声音、精神文明、移风易俗等内容编成快板、小品等文艺节目搬上乡村大舞台,让村民在娱乐的同时逐步改变生活习惯,把良好的风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更多的村民,让新时代文明之风潜移默化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文明实践+积分超市”。依托积分超市,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等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通过“以善积分、以分换物、以物激能”的方式,对村民实行积分制管理和考核,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的积极性,形成过去“站着看”为“主动干”,从“跟着干”变为“比着干”的氛围,用“小积分”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激活乡村文明发展新动能。

通讯员:张元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