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龙子湖区:农家书屋“小阵地” 群众文化“大粮仓”

2023-05-18 10:49 龙子湖区融媒体中心  

文明蚌埠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思想引领,突出区域特色,聚焦服务群众,把加快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学习知识的“文化粮仓”,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在农家书屋,志愿者根据村民需求推荐合适书籍


近日,记者走进龙子湖区李楼乡贾庵村农家书屋,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围着书桌读书,书屋内书香四溢。蚌埠市将农家书屋和全民阅读有机结合,让农家书屋成为促进乡风文明、带动群众致富的“文化粮仓”。


“贾庵村农家书屋建成于2016年,面积70平方米左右,书屋内宽敞明亮,有政治、文化、科技、少儿及农村实用种养技术等各类书籍3285册,并设有电子阅览室。群众挑选完心仪的书籍后,便安静地在书屋里‘充电蓄能’。”贾庵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石玉娟介绍,书屋配套设施齐全,制度完善,每年借阅1500册次左右。


“平时我经常来农家书屋,借阅一些有关健康、养生、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籍。在书本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正在书屋一角认真阅读的村民李永举轻声告诉记者。


近年来,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让农家书屋成为有书读、有人管、有活动吸引力的“文化加油站”,蚌埠市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延伸阅读方式、拓展服务内容等方式,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黄金屋”。“全市农家书屋紧紧围绕‘书香蚌埠’建设,深入实施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行动,2022年组织开展蚌埠市全民阅读主题朗读大赛、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等各类文化活动。”市文体旅局新闻出版科相关负责人赵金章表示,在近期发布的安徽省“百家皖美书屋”和“百佳书屋管理员”名单中,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农家书屋、龙子湖区李楼乡贾庵村农家书屋等9个农家书屋获评2022年安徽省百家皖美书屋,彭喆、石玉娟等12名同志获评2022年安徽省百佳书屋管理员。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蚌埠市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家书屋及书籍全部录入图书馆数字系统,为广大群众提供数字阅读服务和智能化管理服务。2022年,全市有913个农家书屋,更新图书近59710册,平均每个农家书屋更新71册,期报刊2种以上。“有的县区选取AB两套书目并且配送的图书全部及时登记整理,编码上架,供群众阅读。重点为农家书屋配置了党史书籍等图书。”赵金章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利用好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培养新型农民,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记者 何沛  通讯员 倪琳)

【编辑:侯艳秋】
122

文明蚌埠网讯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思想引领,突出区域特色,聚焦服务群众,把加快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为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学习知识的“文化粮仓”,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在农家书屋,志愿者根据村民需求推荐合适书籍


近日,记者走进龙子湖区李楼乡贾庵村农家书屋,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围着书桌读书,书屋内书香四溢。蚌埠市将农家书屋和全民阅读有机结合,让农家书屋成为促进乡风文明、带动群众致富的“文化粮仓”。


“贾庵村农家书屋建成于2016年,面积70平方米左右,书屋内宽敞明亮,有政治、文化、科技、少儿及农村实用种养技术等各类书籍3285册,并设有电子阅览室。群众挑选完心仪的书籍后,便安静地在书屋里‘充电蓄能’。”贾庵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石玉娟介绍,书屋配套设施齐全,制度完善,每年借阅1500册次左右。


“平时我经常来农家书屋,借阅一些有关健康、养生、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籍。在书本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正在书屋一角认真阅读的村民李永举轻声告诉记者。


近年来,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让农家书屋成为有书读、有人管、有活动吸引力的“文化加油站”,蚌埠市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延伸阅读方式、拓展服务内容等方式,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黄金屋”。“全市农家书屋紧紧围绕‘书香蚌埠’建设,深入实施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行动,2022年组织开展蚌埠市全民阅读主题朗读大赛、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等各类文化活动。”市文体旅局新闻出版科相关负责人赵金章表示,在近期发布的安徽省“百家皖美书屋”和“百佳书屋管理员”名单中,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农家书屋、龙子湖区李楼乡贾庵村农家书屋等9个农家书屋获评2022年安徽省百家皖美书屋,彭喆、石玉娟等12名同志获评2022年安徽省百佳书屋管理员。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蚌埠市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家书屋及书籍全部录入图书馆数字系统,为广大群众提供数字阅读服务和智能化管理服务。2022年,全市有913个农家书屋,更新图书近59710册,平均每个农家书屋更新71册,期报刊2种以上。“有的县区选取AB两套书目并且配送的图书全部及时登记整理,编码上架,供群众阅读。重点为农家书屋配置了党史书籍等图书。”赵金章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利用好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培养新型农民,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记者 何沛  通讯员 倪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