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修好了,我在屋里就能晒到太阳,这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入户时,高龄老人陈奶奶热情地和网格员说着这几天发生的身边事。
2009年,陈奶奶是第一批搬入迎河碧水湾小区的居民,她当时就是看中小区绿化覆盖率高,才在此安家,没想到十几年过去,绿树成荫反而变成了她们低楼层居民的甜蜜负担,香樟树高大茂密的树冠让家里经常“暗无天日”,阴天时白天都需要开灯照明,要是碰上雨雪大风天气,刮断的树枝很可能会对树下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伤害。
修剪后的树木
民呼我应,合力攻坚破难题
在开展“三六六“入户巡访中,网格员收集到社情民意后,会第一时间将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清单反馈给社区党委。自2024年1月份以来,反馈至社区党委的50余条社情民意中修树补绿相关的诉求就占到了30%。修剪树木、绿化缺失成了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和安全的“关键小事”。这些民生小事该怎么做,用什么方式做,社区党委决定搭台就修树补绿一事召开协商议事会,让在职党员、网格员、居民代表、民警、楼栋长、业委会负责人、物业公司代表等各抒己见,让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办。
新铺的草地
有商有量,集思广益出实策
协商会上,各方代表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就修树补绿事宜达成以下共识,包括开春物业翻整土地、大门两边铺设草皮、小区主次干道补种绿植、羊肠小道撒播花籽、制定修剪补绿方案、找专业公司依方案集中修树、修树需由本栋楼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网格员负责向居民解释答疑、社区党委和业委会持续跟踪关注,促进协商成果的落实落地等。
杂树换“新颜”,裸地穿“新衣”
正是有了修树补绿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体统筹和科学规划,才有了现如今整个小区亮堂美观的大环境。修剪后,长势杂乱的树木“旧貌换新颜”,影响室内采光的大部分树木得到了修整。主次干道补充了一批绿植,小路上花籽也已撒播完成,大门两侧树林下的裸露土地也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地,不仅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也消除了安全隐患,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文竹苑社区会进一步发挥“民呼我应”工作机制,通过日常接访、“三六六”巡访、网格群等各种渠道收集社情民意,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