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小流汇江海,小爱聚大爱

——蚌埠市淮上区“桃小爱”志愿服务队

2023-08-20 09:50 蚌埠文明网  

积跬步,可以至千里;积小流,可以成江海。蚌埠市淮上区桃花园社区2015年成立了一支助老爱幼、关爱残困家庭的“桃小爱”爱心志愿服务队。队伍自成立以来登记志愿者207名,始终如一地秉持“积小爱,聚大爱”的创队理念,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队伍精神,队伍已开展“小橘灯”少年班、“青春暖夕阳”老人照料、“小天使计划”就医志愿陪护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2小时,受众12000余人次,相关活动事迹多次受到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蚌埠文明网、蚌埠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蕴育成长,照亮未来——陪伴少年成长路


“桃小爱”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主线,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目标,结合未成年人个性特点、发展方向,近年来开展科学普及、文化文艺、欢度“六一”等丰富多彩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受益未成年人8000余人次。


今年5月,“桃小爱”组织“小橘灯”少年班开展“小小巧匠‘艺’起动手”捏彩泥等趣味活动,小朋友们积极交流、分工配合,制作的手工作品天马行空,活动既丰富了青少年群体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6月,“桃小爱”组织小区青少年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模型演示以及图片视频资料,向他们介绍地震的起因、过程、特点以及如何应急避险与自救,并开展了一次小型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7月正值暑期,“桃小爱”组织开展“巧手画扇‘绘’享夏日清凉”暑期青少年文化活动,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中国团扇的文化史,演示上色技巧并提醒注意事项,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大胆配色,一幅幅扇面,一双双小手,一张张稚嫩而认真的小脸,让一把把普通的扇子变得生动活泼,孩子们也加深了对团扇等传统文化的兴趣。




尊老敬老,温暖晚年——助力长者幸福路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桃小爱”的心愿。近年来“桃小爱”累计开展“青春暖夕阳”助老爱老服务1000余次,定期为辖区内15位独居老人志愿维修水、电、煤气等,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58件;组织老人参与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每月组织志愿者看望社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失独老人,上门谈心聊家常,为他们提供打扫卫生、代办、维修家电等暖心关爱服务。


每月月初,“桃小爱”志愿者们都会如期来到郭大爷家,郭大爷是社区登记的第一位孤寡老人。平常冷清的一室一厅因为志愿者的到来顿时热闹起来,志愿者们分工有序、干事麻利,虽是打扫卫生、唠家常等小事,也令郭大爷喜笑颜开。常年独自生活的陈奶奶偶尔会给社区打电话反映灯不亮、水不热等小问题,志愿者上门后怀疑是家中强电布线老化或其他原因,又找师傅两三次上门排查终于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因为这事陈奶奶也常对街坊邻里夸社区“桃小爱”的认真负责。家住西区步梯房3楼的高奶奶家老两口今年已80岁高龄,两口子腿脚不好、上下楼梯困难,为此“桃小爱”志愿者组织排班,每隔三天为高奶奶家代购肉菜,偶尔还代购生活用品、药品等,每月医疗志愿者上门做血压血糖监测。此外,根据今年最新的服务项目,社区老年食堂每周五免费为他们提供一餐,也可由志愿者代取代送。



情系残困,关爱相伴——呵护残困阳光路


以谈心代替微信,以陪伴代替通话。“桃小爱”志愿服务队长期为残困家庭探索实践更真诚、更切实、更细致、更安全的志愿服务形式,近年来为残疾人家庭开展“小阳光”心理咨询、“小天使计划”就医志愿陪护等服务活动达150余次,受益残困家庭1000余人次。


社区一小朋友杨某在出生5个月时因车祸致颅内出血,天不遂人愿,在南京儿童医院ICU抢救治疗3个月后颅内仍有少量淤血,医生判断最糟糕的情况会导致大脑发育迟滞。由于家境困难,杨某父亲想尽各种办法,包括找社区寻求帮助。“桃小爱”知道后几次上门沟通和了解情况,代向区残联报申请救助后,小朋友很快被送到蚌山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治疗,并且可以定期免费参与康复项目。目前杨小朋友康复项目已过7年,虽智力发育略受限,但身体状态总体恢复较好。如今“桃小爱”志愿者每逢节假日都会上门送去米面粮油、书包、文具等慰问品,寒暑期接杨小朋友到社区儿童之家,陪伴其做功课、做手工、看电影,以真心真情的关爱保障他快乐成长。


心中有情,予人甘甜,心中有爱,行动常暖。“桃小爱”志愿服务队从小爱做起陪伴未成年人成长,照料困难老人家庭,帮助残疾人生活,自愿自发、真心真情地关注并坚持服务“三助家庭”8年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青年也受到感召加入“桃小爱”队伍,共同参与这场与小爱共情、与小爱同行的志愿服务行动。


【编辑:侯艳秋】
139

积跬步,可以至千里;积小流,可以成江海。蚌埠市淮上区桃花园社区2015年成立了一支助老爱幼、关爱残困家庭的“桃小爱”爱心志愿服务队。队伍自成立以来登记志愿者207名,始终如一地秉持“积小爱,聚大爱”的创队理念,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队伍精神,队伍已开展“小橘灯”少年班、“青春暖夕阳”老人照料、“小天使计划”就医志愿陪护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超2小时,受众12000余人次,相关活动事迹多次受到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蚌埠文明网、蚌埠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蕴育成长,照亮未来——陪伴少年成长路


“桃小爱”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主线,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目标,结合未成年人个性特点、发展方向,近年来开展科学普及、文化文艺、欢度“六一”等丰富多彩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受益未成年人8000余人次。


今年5月,“桃小爱”组织“小橘灯”少年班开展“小小巧匠‘艺’起动手”捏彩泥等趣味活动,小朋友们积极交流、分工配合,制作的手工作品天马行空,活动既丰富了青少年群体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6月,“桃小爱”组织小区青少年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模型演示以及图片视频资料,向他们介绍地震的起因、过程、特点以及如何应急避险与自救,并开展了一次小型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7月正值暑期,“桃小爱”组织开展“巧手画扇‘绘’享夏日清凉”暑期青少年文化活动,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中国团扇的文化史,演示上色技巧并提醒注意事项,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大胆配色,一幅幅扇面,一双双小手,一张张稚嫩而认真的小脸,让一把把普通的扇子变得生动活泼,孩子们也加深了对团扇等传统文化的兴趣。




尊老敬老,温暖晚年——助力长者幸福路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桃小爱”的心愿。近年来“桃小爱”累计开展“青春暖夕阳”助老爱老服务1000余次,定期为辖区内15位独居老人志愿维修水、电、煤气等,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58件;组织老人参与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每月组织志愿者看望社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失独老人,上门谈心聊家常,为他们提供打扫卫生、代办、维修家电等暖心关爱服务。


每月月初,“桃小爱”志愿者们都会如期来到郭大爷家,郭大爷是社区登记的第一位孤寡老人。平常冷清的一室一厅因为志愿者的到来顿时热闹起来,志愿者们分工有序、干事麻利,虽是打扫卫生、唠家常等小事,也令郭大爷喜笑颜开。常年独自生活的陈奶奶偶尔会给社区打电话反映灯不亮、水不热等小问题,志愿者上门后怀疑是家中强电布线老化或其他原因,又找师傅两三次上门排查终于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因为这事陈奶奶也常对街坊邻里夸社区“桃小爱”的认真负责。家住西区步梯房3楼的高奶奶家老两口今年已80岁高龄,两口子腿脚不好、上下楼梯困难,为此“桃小爱”志愿者组织排班,每隔三天为高奶奶家代购肉菜,偶尔还代购生活用品、药品等,每月医疗志愿者上门做血压血糖监测。此外,根据今年最新的服务项目,社区老年食堂每周五免费为他们提供一餐,也可由志愿者代取代送。



情系残困,关爱相伴——呵护残困阳光路


以谈心代替微信,以陪伴代替通话。“桃小爱”志愿服务队长期为残困家庭探索实践更真诚、更切实、更细致、更安全的志愿服务形式,近年来为残疾人家庭开展“小阳光”心理咨询、“小天使计划”就医志愿陪护等服务活动达150余次,受益残困家庭1000余人次。


社区一小朋友杨某在出生5个月时因车祸致颅内出血,天不遂人愿,在南京儿童医院ICU抢救治疗3个月后颅内仍有少量淤血,医生判断最糟糕的情况会导致大脑发育迟滞。由于家境困难,杨某父亲想尽各种办法,包括找社区寻求帮助。“桃小爱”知道后几次上门沟通和了解情况,代向区残联报申请救助后,小朋友很快被送到蚌山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治疗,并且可以定期免费参与康复项目。目前杨小朋友康复项目已过7年,虽智力发育略受限,但身体状态总体恢复较好。如今“桃小爱”志愿者每逢节假日都会上门送去米面粮油、书包、文具等慰问品,寒暑期接杨小朋友到社区儿童之家,陪伴其做功课、做手工、看电影,以真心真情的关爱保障他快乐成长。


心中有情,予人甘甜,心中有爱,行动常暖。“桃小爱”志愿服务队从小爱做起陪伴未成年人成长,照料困难老人家庭,帮助残疾人生活,自愿自发、真心真情地关注并坚持服务“三助家庭”8年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青年也受到感召加入“桃小爱”队伍,共同参与这场与小爱共情、与小爱同行的志愿服务行动。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