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梅桥镇: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美丽乡村

2023-07-10 10:00 蚌埠文明网  

蚌埠文明网讯  近年来,蚌埠市淮上区梅桥镇坚持党建引领,把高质量党建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红色引擎”,积极开展“党群心、服务芯”五个到户活动,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党委推动,党员带头。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梅桥镇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强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力量。推行包村责任制,每个示范村由一名班子成员、一名包村干部负责。实行“以奖代投”,对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美丽屋场示范点、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进行奖励。动员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带头执行文明公约,带头对自家房前屋后等进行彻底整治,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尊重民意,留住乡愁。梅桥镇党委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基层党建一项重点工作,全面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完善规划编制、筹劳筹资等方面,充分听取和尊重党员群众意见,打造群众心里的“美丽乡村”。由镇村补助部分资金将闲置土地、荒地平整改造成菜园、花园、果园,动员群众种植瓜果蔬菜,产权和收益归村民,提高村民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发掘各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突出“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将文化元素置入乡村建设中。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地域相近、资源相似或互补的村与村之间连片发展,推动美丽乡村与富民产业协同并进。梅桥镇依托淝北村、淝南村绿色资源和红色资源互补优势,在淝南村三汊河湿地公园、淝北村周口阻击战现有资源基础上,确定“红色初心、文化溯源、助农振兴、绿色生态”发展思路,落实“产业对接到户”要求,党员干部指导扶持村民兴办的大棚、餐饮等产业遍地开花。


淝北村积极打造梅香欢乐小镇,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同时开展“三谈、三访、三对接”工作,大力实施粮食加工仓储冷藏、烘干项目,种子育苗项目,黄蜀葵种植加工项目以及周口自然村电信线路迁改项目,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种养殖培训等,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引导自治,乡风文明。各村党支部牵头,组织群众针对较当前突出的不良风气开展大讨论,让村民主动参与村规民约制订,提升村民“我管我家”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屋场会、村村响、网格群等阵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村”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评比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思想道德内涵。将各村的乡贤加入到“微网格”治理工作中,协调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将矛盾精准、有效地化解在基层。



【编辑:侯艳秋】
111

蚌埠文明网讯  近年来,蚌埠市淮上区梅桥镇坚持党建引领,把高质量党建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红色引擎”,积极开展“党群心、服务芯”五个到户活动,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党委推动,党员带头。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梅桥镇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强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力量。推行包村责任制,每个示范村由一名班子成员、一名包村干部负责。实行“以奖代投”,对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美丽屋场示范点、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进行奖励。动员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带头执行文明公约,带头对自家房前屋后等进行彻底整治,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尊重民意,留住乡愁。梅桥镇党委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基层党建一项重点工作,全面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完善规划编制、筹劳筹资等方面,充分听取和尊重党员群众意见,打造群众心里的“美丽乡村”。由镇村补助部分资金将闲置土地、荒地平整改造成菜园、花园、果园,动员群众种植瓜果蔬菜,产权和收益归村民,提高村民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发掘各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突出“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将文化元素置入乡村建设中。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地域相近、资源相似或互补的村与村之间连片发展,推动美丽乡村与富民产业协同并进。梅桥镇依托淝北村、淝南村绿色资源和红色资源互补优势,在淝南村三汊河湿地公园、淝北村周口阻击战现有资源基础上,确定“红色初心、文化溯源、助农振兴、绿色生态”发展思路,落实“产业对接到户”要求,党员干部指导扶持村民兴办的大棚、餐饮等产业遍地开花。


淝北村积极打造梅香欢乐小镇,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同时开展“三谈、三访、三对接”工作,大力实施粮食加工仓储冷藏、烘干项目,种子育苗项目,黄蜀葵种植加工项目以及周口自然村电信线路迁改项目,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种养殖培训等,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引导自治,乡风文明。各村党支部牵头,组织群众针对较当前突出的不良风气开展大讨论,让村民主动参与村规民约制订,提升村民“我管我家”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屋场会、村村响、网格群等阵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村”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评比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思想道德内涵。将各村的乡贤加入到“微网格”治理工作中,协调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将矛盾精准、有效地化解在基层。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