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尤其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文化滋养。乡文化站、团委、妇联等部门积极联动,以“成长课堂”等为载体,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传统技艺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生与活力。
邂逅川剧变脸,体验非遗魅力
在别开生面的“川剧变脸小课堂”上,川剧变脸老师邓红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川剧变脸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及脸谱色彩寓意,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戏曲的浓厚兴趣。随后的现场表演环节,一张张脸谱在邓老师娴熟的技巧下快速变幻,神秘莫测的演绎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掌声不断。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互动体验环节,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穿上戏服,学习基础动作,尝试模仿简单的变脸技巧,亲身感受到了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
手编竹扇清韵,体验匠心传承
在“传统竹编”非遗手工活动中,孩子们领略到了指尖上的匠心。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竹编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具和基本技法,阐述了这项古老手工艺从实用器具到艺术精品的演变历程及其蕴含的劳动智慧。实践环节中,志愿者悉心指导孩子们认真学习挑、压、编、织等基本手法,亲身体验竹编制作的乐趣。经过努力,一把把精巧的小团扇在孩子们手中诞生,让他们收获了亲手创造的成就感,增强了对竹编非遗技艺的认同感。
巧剪童心万象,体验文化之美
传统文化活动——剪纸,则为孩子们提供了绽放想象力的舞台。老师细致讲解了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基本技巧,让孩子们对这项充满吉祥寓意的非遗技艺有了初步认识。随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从简单的图样到复杂的形状,小心翼翼地运用手中的工具裁剪着,一幅幅充满童心童趣的精美剪纸作品便呈现出来,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剪纸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构思能力与动手能力。
这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是燕山乡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成长课堂”等为平台,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策划开展更多寓教于乐的非遗传承活动,为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学习与体验平台,厚植文化传承沃土,让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田。(胡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