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怀远荆山镇:“一乡一宿”唤醒“沉睡山水”

2025-09-26 08:30 “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位于安徽省怀远县荆山镇的石山半岛,在当地村民的眼里就是一块采石淘沙场地,开采后遗留的山体千疮百孔、杂树丛生,让人敬而远之。为修复生态环境,唤醒地方“沉睡资源”,荆山镇紧扣当前民宿旅游热的机遇,因势造景推进实施“百里石榴画廊民宿”项目,秉承让游客“行走在山水树林间、看得见人文风俗地理脉络”的理念,打造“一乡一宿”产业格局。

石山半岛改造提升后,如今,爬山步道、咖啡小屋、品茗角、夕阳音乐厅、星光屋、游乐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游人处处能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巧妙融合,荒山废水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这里特有的景物风貌还吸引了大批艺术生和文艺爱好者来此写生、摄影、居住,不少短视频平台主播也流连于此,昔日安静的村庄变得人气颇旺。


“在规划之初,我们就依山傍水设计了‘民宿+野外露营、民宿+农耕生活体验、民宿+全民健身’等模式。综合利用小屋、树林、湿地、草地等自然资源,本地卞和献玉、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以及激光、球幕、水秀、喷泉等高科技元素,让传统文化同地域场景交相辉映,为乡村游增加了一抹神秘色彩。”荆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但有“文化感染”,还有“乡愁供给”,荆山镇将当地地标农产品——石榴融入建筑,成为了民宿项目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也为农文旅融合做足铺垫。围绕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荆山镇的石榴、石榴酒、石榴饮品,以及跑地鸡、溜达鹅、优质水产品、时令瓜果蔬菜等成为民宿项目的又一核心竞争力,让游客充分体验“住农舍、闻炊烟、看夕阳、尝土菜、赏榴林美景”的田园生活。

项目的落脚点仍然在于如何富民强村。为此,荆山镇把村集体和村民纳入到民宿产业发展的利益链条上,探索“宅基地入股”、承包地入股的模式,推动闲置住宅和老旧宅基地“生金”,引导陆桥自然庄70多户居民将闲置的80多间民房、30余亩宅基地、堤脚地入股民宿项目,乡村居民变身产业股东,形成“建设特色民宿、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共享乡村”的合力。同时,借助房产、土地入股分红、返聘村民参与民宿管理等方式,民宿建设让当地26位村民端上了“铁饭碗”。

此外,荆山镇还因势利导,帮助村民提高思想认识,不少村民为了民宿项目发展主动“让路”,为民宿产业试营业献计、出力。张维红是该镇胡桥村民组村民,他家在石山半岛西侧有两间土木结构的房屋,那是张维红父亲生前亲手建造的护鱼房和养鱼挣钱的采石坑。得知半岛要开发、小屋要改建成景点后,一家老小很是不舍,但经过镇村干部耐心开导,最后张维红还是力排众议,以最低的补偿献出了房子。像张维红一样,为民宿建设“让路”的村民还有23人,看到半岛日益旺盛的人气,大家都笑逐颜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吴高翔)


【编辑:柴光宇】
0

位于安徽省怀远县荆山镇的石山半岛,在当地村民的眼里就是一块采石淘沙场地,开采后遗留的山体千疮百孔、杂树丛生,让人敬而远之。为修复生态环境,唤醒地方“沉睡资源”,荆山镇紧扣当前民宿旅游热的机遇,因势造景推进实施“百里石榴画廊民宿”项目,秉承让游客“行走在山水树林间、看得见人文风俗地理脉络”的理念,打造“一乡一宿”产业格局。

石山半岛改造提升后,如今,爬山步道、咖啡小屋、品茗角、夕阳音乐厅、星光屋、游乐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游人处处能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巧妙融合,荒山废水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这里特有的景物风貌还吸引了大批艺术生和文艺爱好者来此写生、摄影、居住,不少短视频平台主播也流连于此,昔日安静的村庄变得人气颇旺。


“在规划之初,我们就依山傍水设计了‘民宿+野外露营、民宿+农耕生活体验、民宿+全民健身’等模式。综合利用小屋、树林、湿地、草地等自然资源,本地卞和献玉、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以及激光、球幕、水秀、喷泉等高科技元素,让传统文化同地域场景交相辉映,为乡村游增加了一抹神秘色彩。”荆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但有“文化感染”,还有“乡愁供给”,荆山镇将当地地标农产品——石榴融入建筑,成为了民宿项目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也为农文旅融合做足铺垫。围绕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荆山镇的石榴、石榴酒、石榴饮品,以及跑地鸡、溜达鹅、优质水产品、时令瓜果蔬菜等成为民宿项目的又一核心竞争力,让游客充分体验“住农舍、闻炊烟、看夕阳、尝土菜、赏榴林美景”的田园生活。

项目的落脚点仍然在于如何富民强村。为此,荆山镇把村集体和村民纳入到民宿产业发展的利益链条上,探索“宅基地入股”、承包地入股的模式,推动闲置住宅和老旧宅基地“生金”,引导陆桥自然庄70多户居民将闲置的80多间民房、30余亩宅基地、堤脚地入股民宿项目,乡村居民变身产业股东,形成“建设特色民宿、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共享乡村”的合力。同时,借助房产、土地入股分红、返聘村民参与民宿管理等方式,民宿建设让当地26位村民端上了“铁饭碗”。

此外,荆山镇还因势利导,帮助村民提高思想认识,不少村民为了民宿项目发展主动“让路”,为民宿产业试营业献计、出力。张维红是该镇胡桥村民组村民,他家在石山半岛西侧有两间土木结构的房屋,那是张维红父亲生前亲手建造的护鱼房和养鱼挣钱的采石坑。得知半岛要开发、小屋要改建成景点后,一家老小很是不舍,但经过镇村干部耐心开导,最后张维红还是力排众议,以最低的补偿献出了房子。像张维红一样,为民宿建设“让路”的村民还有23人,看到半岛日益旺盛的人气,大家都笑逐颜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吴高翔)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