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禹风厚德 好人蚌埠]李光:做人民群众最可信赖的特警“尖兵”

2025-09-22 15:35 蚌埠日报  

坚定的目光、挺拔的身形、黝黑的肤色、浑厚的嗓音,初见李光,他跟记者对特警的想象几乎分毫不差。从军营到警营,从军人到狙击“尖兵”,从队员到教官,今年不到40岁的李光曾高空索降开窗制服挟持人质的歹徒,曾空手夺白刃在车流中擒拿持刀男子,曾爬上楼顶将意欲跳楼的大学生紧紧抱住……在数月前的2025年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中,李光助力中国安徽特警队以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成就中国特警在国际警务竞技舞台上的新突破。

从国际赛场的荣耀到街头巷陌的坚守,李光用热血与汗水诠释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铿锵誓言。

2024年9月的一天,怀远县某乡镇街道上,一头壮牛受惊逃窜。街巷窄狭,两边居民楼围观群众众多,极有可能造成伤人事件。

很快,接到任务的李光和队友们到达现场,面对蓄势待发的“惊牛”和周围群众期待的目光,特警队员们迅速评估现场、疏散群众、布控、寻找狙击点位。“从‘惊牛’对面二楼的窗户射击,更有机会一枪制服!”李光毫不迟疑,屏息从“惊牛”眼前闪身而过,奔上二楼,开窗、端枪、扣动扳机,正中眉心!随着牛应声倒地,围观群众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有对社会的震慑力,更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养兵千日,用兵就在那几分钟、几秒钟。作为狙击手最大的要求就是精细,必须一击即中。”李光说,假如不能打中牛眉心这个最致命的部位,稍有偏失,牛可能被激发强大的破坏力,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这千钧一发时的百发百中,李光付出的是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他说,只有平时功夫深,出任务才能心里有底。

对于狙击,李光有天赋,更有热爱。2005年,他投身武警安徽省总队,开启军旅生涯,在部队期间就喜欢上了枪。2011年李光加入特警队伍,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狙击手。在日常训练中他追求每一个动作的精准和每一次训练的高效,冲刺跑、400米障碍等运动后就迅速趴下架枪瞄准、调整呼吸,拼命压住颤抖的手臂,有时候一趴就是两三个小时……通过日复一日抓、跪、卧、立等训练,李光一步步崭露头角,2014年“苏浙皖沪”协作区特警比武狙击科目个人第一、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特警比武狙击科目个人第五名……李光先后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特警系统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逐渐成长为省内公认的“枪王”。

如果说严酷训练是技能提升的必由之径,那么比赛实训就是对抗压能力、应变能力的磨砺,这也是李光参加各类比赛的初衷。今年2月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在迪拜举行,来自46个国家的103支顶尖特警队伍同台竞技。阿联酋特警挑战赛被称作全球特警“世界杯”对体能要求较高,起初39岁的李光是以狙击手教练辅导为主。但在备战关键时候,队里一位狙击手受伤,计划被迫调整。李光果断站了出来,从教官变为参赛队员。为突破年龄偏大、体能相对较弱的瓶颈,李光每天穿着防弹衣背着20多斤的装备进行魔鬼突击训练。最终,他充分利用了射击方面的技能优势和经验,帮助安徽参赛队获得塔楼行动单项第三名、总分世界第三。

然而被誉为“枪王”的李光更希望自己可以“一枪不发”。“苦练技术不是为了非要在大场面显身手,我希望日常执勤巡逻更有震慑力,更能给人安全感。”这是李光内心的想法。除了训练和比武,李光更多的工作就是街面防控巡逻,不管炎夏寒冬,他们要身负近30斤的装备穿行在人流最密集的场所,守护一方安宁。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团队协作才能筑起 ‘钢铁长城’。”为此,李光倾囊相授做好“传帮带”,并成立了李光狙击工作室,在精研狙击技术和实战能力的同时为全省狙击手提供服务。“在黑暗中寻找目标,在危险中制造安全”,李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队员们成为最可信赖的人民警察。

从警已十几年,但每听到国歌声响起,李光的心中总升腾起一股无上的荣誉感和奋进的激情,正是这股不灭的热忱让他无惧困难、无惧危险,永不止步,敢打必胜。(于英利)

【编辑:沈明堂】
0

坚定的目光、挺拔的身形、黝黑的肤色、浑厚的嗓音,初见李光,他跟记者对特警的想象几乎分毫不差。从军营到警营,从军人到狙击“尖兵”,从队员到教官,今年不到40岁的李光曾高空索降开窗制服挟持人质的歹徒,曾空手夺白刃在车流中擒拿持刀男子,曾爬上楼顶将意欲跳楼的大学生紧紧抱住……在数月前的2025年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中,李光助力中国安徽特警队以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成就中国特警在国际警务竞技舞台上的新突破。

从国际赛场的荣耀到街头巷陌的坚守,李光用热血与汗水诠释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铿锵誓言。

2024年9月的一天,怀远县某乡镇街道上,一头壮牛受惊逃窜。街巷窄狭,两边居民楼围观群众众多,极有可能造成伤人事件。

很快,接到任务的李光和队友们到达现场,面对蓄势待发的“惊牛”和周围群众期待的目光,特警队员们迅速评估现场、疏散群众、布控、寻找狙击点位。“从‘惊牛’对面二楼的窗户射击,更有机会一枪制服!”李光毫不迟疑,屏息从“惊牛”眼前闪身而过,奔上二楼,开窗、端枪、扣动扳机,正中眉心!随着牛应声倒地,围观群众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有对社会的震慑力,更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养兵千日,用兵就在那几分钟、几秒钟。作为狙击手最大的要求就是精细,必须一击即中。”李光说,假如不能打中牛眉心这个最致命的部位,稍有偏失,牛可能被激发强大的破坏力,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这千钧一发时的百发百中,李光付出的是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他说,只有平时功夫深,出任务才能心里有底。

对于狙击,李光有天赋,更有热爱。2005年,他投身武警安徽省总队,开启军旅生涯,在部队期间就喜欢上了枪。2011年李光加入特警队伍,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狙击手。在日常训练中他追求每一个动作的精准和每一次训练的高效,冲刺跑、400米障碍等运动后就迅速趴下架枪瞄准、调整呼吸,拼命压住颤抖的手臂,有时候一趴就是两三个小时……通过日复一日抓、跪、卧、立等训练,李光一步步崭露头角,2014年“苏浙皖沪”协作区特警比武狙击科目个人第一、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特警比武狙击科目个人第五名……李光先后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特警系统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逐渐成长为省内公认的“枪王”。

如果说严酷训练是技能提升的必由之径,那么比赛实训就是对抗压能力、应变能力的磨砺,这也是李光参加各类比赛的初衷。今年2月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在迪拜举行,来自46个国家的103支顶尖特警队伍同台竞技。阿联酋特警挑战赛被称作全球特警“世界杯”对体能要求较高,起初39岁的李光是以狙击手教练辅导为主。但在备战关键时候,队里一位狙击手受伤,计划被迫调整。李光果断站了出来,从教官变为参赛队员。为突破年龄偏大、体能相对较弱的瓶颈,李光每天穿着防弹衣背着20多斤的装备进行魔鬼突击训练。最终,他充分利用了射击方面的技能优势和经验,帮助安徽参赛队获得塔楼行动单项第三名、总分世界第三。

然而被誉为“枪王”的李光更希望自己可以“一枪不发”。“苦练技术不是为了非要在大场面显身手,我希望日常执勤巡逻更有震慑力,更能给人安全感。”这是李光内心的想法。除了训练和比武,李光更多的工作就是街面防控巡逻,不管炎夏寒冬,他们要身负近30斤的装备穿行在人流最密集的场所,守护一方安宁。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团队协作才能筑起 ‘钢铁长城’。”为此,李光倾囊相授做好“传帮带”,并成立了李光狙击工作室,在精研狙击技术和实战能力的同时为全省狙击手提供服务。“在黑暗中寻找目标,在危险中制造安全”,李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队员们成为最可信赖的人民警察。

从警已十几年,但每听到国歌声响起,李光的心中总升腾起一股无上的荣誉感和奋进的激情,正是这股不灭的热忱让他无惧困难、无惧危险,永不止步,敢打必胜。(于英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