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提高城乡居保缴费档次后养老金能涨这么多,这样实惠的政策,我现在逢人就给人讲!”说起自己的养老金,五河县双忠庙镇柳湖村的孙师傅满面喜色。今年8月,刚满60周岁的他正式开启退休生活,而他口中的提高缴费档次,正源于儿子当初为他做的一次关键决定——积极响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提档补缴政策。
过去15年,孙师傅一直按较低档次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只有4300元。若按这个标准,他每月仅可领取200多元养老金,难以满足日常开支。转机出现在今年年初,村干部主动联系孙师傅,告知其即将年满60周岁,提醒及时缴纳2025年保费,并详细介绍了提档补缴的政策。孙师傅的儿子小孙得知后格外上心,主动关注政策内容,仔细研究后认定,这是改善父亲晚年生活的重要机会。
今年5月,小孙陪同父亲前往社保大厅咨询。“万一钱没领完人不在了,缴纳的钱能退回吗?”小孙替父亲道出心中顾虑。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明确告知参保人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依法继承,并介绍了子女可以为参保人提供缴费资助的政策利好。
听完讲解,小孙当即决定为父亲办理补缴手续:一次性补缴了85700元,并通过子女资助缴纳2025年保费6000元。转眼3个月过去,如今孙师傅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领取921.55元,晚年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小孙欣慰地说:“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让我感到特别踏实。”
城乡居保的好政策,正在成为一个个珠城子女为父母尽孝的暖心桥梁。事实上能够为参保人资助缴纳的还不只是子女——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规定,在基金筹集方面,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同时,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为让更多群众知晓政策、享受红利,蚌埠人社部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线上制作发布15期政策解读短视频和待遇测算动画,形象展示“多缴多得”的实惠;线下组织宣讲队伍深入社区村居,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讲解政策要点。目前已开展宣传活动15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9000多份,服务群众超万人次。
针对在外务工或机关企事业单位就职不便返乡的子女,人社部门提供精准服务,联合税务部门推出代办服务——子女只需联系人社局工作人员完成手续,即可通过“安徽税务社保缴费”微信小程序输入父母身份证号在线补缴,实现“动动手指、零跑腿”;对高龄、行动不便的参保群众,提供上门办理服务累计90余次,真正让惠民政策“走进家门”。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蚌埠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达71.44万,人均缴费水平1238.92元,同比增长8.63%;累计办理补缴3.80万人,补缴金额44483.7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52.37万城乡居民正在享受居保待遇,养老金发放率100%。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是我们努力的重要方向。”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门将持续优化政策服务流程、拓展宣传渠道,推动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郝玉琳 王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