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唠家常”中发现纠纷苗头,到“部门联动”啃下纠纷“硬骨头”,近年来,固镇县杨庙镇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其“中心统筹、部门联动”解纷机制不仅入选固镇县委年度特色深化改革项目,还在蚌埠市“枫桥经验”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资料图片
“村为主”:筑牢前沿防线,小事不出村
杨庙镇充分发挥本土优势,以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为触角,通过“唠家常”式入户走访,敏锐捕捉矛盾纠纷苗头。杨庙镇严格推行矛盾纠纷化解“四步工作法”,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调解,未果则由村干部接手,仍未解决的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协调,需升级处理时再由驻村镇干部介入,形成层层递进的化解链条。为提升化解效能,杨庙镇坚持集中培训与平安法治巡回宣讲相结合,用典型案例释法、以实际案例促解,不断提升村级预防和化解纠纷的法治化水平。
“镇负责”:闭环管理提质效,大事稳得住
针对村级难以化解的矛盾,杨庙镇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出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专项举措,严格落实“四个当天”工作机制:当天受理群众诉求、当天交办工作任务、当天推进办理进程、当天回访倾听反馈,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镇政法委员常驻综治中心带班,整合司法所、平安办、法律服务所、人社、医保等部门力量入驻坐班,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受理—交办—办理—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
“统筹办”:多元联动破难题,积怨一朝解
面对历史遗留及跨部门复杂纠纷,杨庙镇创新“中心统筹、部门联动”机制,整合“三所一法庭”及专业调解工作室力量,通过会商研判、“警调+诉调+心调”组合拳攻坚破难。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疑难复杂纠纷22件。为确保“案结事了”,杨庙镇建立“协议履行+诉讼兜底”机制,调解后持续跟踪协议履行情况,若出现当事人反悔或履行困难等问题,及时重启调解程序或引入诉讼渠道,全力保障矛盾彻底化解。(王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