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市蚌山区青年街道南山社区,一簇簇蓝色火焰温暖着居民的心。随着最后一段燃气管道的接通,蚌山小学宿舍50余户居民即将彻底告别“扛罐上楼”的历史,迎来安全便捷的管道天然气时代。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扛着煤气罐爬五楼,腿都在打颤。”年过六旬的王大爷回忆起往年换气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在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里,像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捕捉到这个“高频痛点”:罐装液化气不仅搬运艰难、费用高,更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民声就是号令,社区党委立即启动“民情直通车”机制,组织网格员和楼栋长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入户调研,并召开居民议事会收集意见,建立“一户一档”需求清单。社区党委主动担当起“牵头人”,决心打通这一“堵点”,让便捷安全的管道燃气早日入户。
破冰攻坚 疏通堵点
老旧小区管道铺设绝非易事,历史形成的空间局促、管线复杂等问题,再加上蚌山小学宿舍楼紧靠蚌山小学,牵涉到学校的安全和教学活动,这些都成为横亘在燃气入户前的现实壁垒。面对施工中的“三大难关”,社区创新推出“三联工作法”:一是联建共管,与燃气公司、学校建立“三方联席”机制,多次实地查勘,反复推敲解决方案。二是联审方案,针对紧邻校园的特殊区位,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天然气公司、蚌山小学负责人召开现场协调会,群策群力,决定采用“错峰施工+定向穿越”技术。三是联排隐患,通过重新规划管道走向、加装安全阀、局部改造公共区域等方式,攻克技术障碍,完成管道铺设。
蓝焰入户 民心升温
趁着暑假这个黄金施工期,施工方倒排工期,确保“开学不延期,供气不耽误”,让居民家中能在开学前升腾起蓝色火焰,彻底告别“扛罐上楼”。同期开始的是燃气安全培训入户覆盖100%用户,以及24小时的应急服务专线,确保居民用得安心、用得长久。
从“扛罐喘息”到“蓝焰跃动”,青年街道南山社区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用“一根管道”丈量出为民服务的精度。这簇缓缓燃起的蓝色火焰,正点燃更多群众的幸福生活。(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