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市科技局创新发展规划科科长周竹琴:担当作为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7-07 08:02 “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在蚌埠科技创新的壮丽画卷中,有这样一位“排头兵”,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蚌埠市科技局创新发展规划科科长周竹琴。日前,在2024年蚌埠市开展的“千企万众评科长”活动中,周竹琴获评“优秀科长”。

勇挑重担 逐新向优“向前赶”

2022年,蚌埠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周竹琴所在科室承担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工作,她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周竹琴牵头起草了《蚌埠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蚌埠市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细化压实创新型城市建设期间的重点任务,为蚌埠的创新发展谋划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她及同事们的推动下,蚌埠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国288个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蚌埠从2021年的第69位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第56位,三年进位明显。全市科技创新指数稳居全省前列。

这些数据背后,是周竹琴和她的同事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2023年,在省科技厅开展的制造业企业亿元以上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研发机构“两清零”工作中,周竹琴工作成效突出,被评为全省先进个人。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蚌埠科技创新工作的鼓舞。

优化服务 让科技惠企落地生根

为了让科技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周竹琴所在科室承担起制定市级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资金兑现工作。她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市的先进做法,强化“问需于企”,多次修改完善市级科技创新专项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

在科技惠企政策推行中,周竹琴大力推行“免申即享”模式,让企业无需申请,即可“足不出户”享受政策资金。为了便于企业了解政策,她将市级政策制作成“一图读懂”,并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形成《科技创新政策汇编》,线上线下推送给企业。

2024年,周竹琴牵头完成市级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下达工作,市本级共下达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4795万元,80%以上为“免申即享”。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率,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关怀。

同时,周竹琴还勇于创新,在政策修订过程中,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通过发放科技创新券的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给予补助。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高校院所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痛点,通过保险分担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担当作为 勇挑科技工作重担

周竹琴所在科室还牵头重要文件起草和全局业务工作综合材料。在工作中,她主动学习国家、省最新文件和兄弟地市的先进经验,注重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展,积极建言献策。

2024年,她撰写各类调研汇报、分析报告、工作方案等材料30余篇,每一次对材料的打磨,都是她凝聚思想、学习提升的过程。

在2024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中,周竹琴针对市主导产业征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13项,全市8个项目获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省立项资金2750万元,项目数和资金数均居全省前列。在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项目申报工作中,共摸排储备推荐“两重”项目14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周竹琴勇担重任,积极参与谋划科技招商工作。当时这项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她毫不退缩,认真研究苏州市、合肥市、滁州市、马鞍山市等地的科技招商工作经验做法,赴合肥市创新投学习调研基金工作,组织县区、部门召开座谈会,历时四个月,牵头起草的《蚌埠市科技招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终于出炉,于2025年1月提请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正是她的执着和努力,为蚌埠的科技招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贴心服务 厚植为企服务底色

周竹琴始终把科技企业需求放在首位。2024年7月,由于工作职能调整,她所在科室承接科技金融相关工作。为解决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周竹琴广泛摸排企业融资需求,主动牵头联合财政、人行、金融监管等部门,组织科技企业专场银企对接会,解读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政策,邀请银行与科技型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推动银企“双向奔赴”。

高新区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设备升级,面临融资难题,在多家银行贷不到款。通过银企对接会,周竹琴促成了一家银行与之对接,会后立即上门服务,了解企业需求,快速办理授信,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为了常态化做好银保企对接工作,周竹琴对接相关部门梳理了20家银行机构的高企贷、科技成长贷等贷款产品60余种,梳理了9家保险公司的研发费用损失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保险产品50余种,形成了《蚌埠市科创金融产品服务手册》《科技保险产品汇编》等,并线上线下组织推送宣传。

截至2024年末,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73.6亿元,较年初增速44.2%、居全省前列,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有汗水就有收获,有挑战更有成长”,周竹琴以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2022年,她被科技部、人社部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荣誉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得来的。”周竹琴说,也是对她的激励、更是鞭策。她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答卷,以优良作风推动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周芳林)

【编辑:沈明堂】
0

在蚌埠科技创新的壮丽画卷中,有这样一位“排头兵”,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蚌埠市科技局创新发展规划科科长周竹琴。日前,在2024年蚌埠市开展的“千企万众评科长”活动中,周竹琴获评“优秀科长”。

勇挑重担 逐新向优“向前赶”

2022年,蚌埠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周竹琴所在科室承担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工作,她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周竹琴牵头起草了《蚌埠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蚌埠市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细化压实创新型城市建设期间的重点任务,为蚌埠的创新发展谋划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她及同事们的推动下,蚌埠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国288个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蚌埠从2021年的第69位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第56位,三年进位明显。全市科技创新指数稳居全省前列。

这些数据背后,是周竹琴和她的同事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2023年,在省科技厅开展的制造业企业亿元以上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研发机构“两清零”工作中,周竹琴工作成效突出,被评为全省先进个人。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蚌埠科技创新工作的鼓舞。

优化服务 让科技惠企落地生根

为了让科技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周竹琴所在科室承担起制定市级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资金兑现工作。她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市的先进做法,强化“问需于企”,多次修改完善市级科技创新专项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

在科技惠企政策推行中,周竹琴大力推行“免申即享”模式,让企业无需申请,即可“足不出户”享受政策资金。为了便于企业了解政策,她将市级政策制作成“一图读懂”,并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形成《科技创新政策汇编》,线上线下推送给企业。

2024年,周竹琴牵头完成市级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下达工作,市本级共下达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4795万元,80%以上为“免申即享”。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率,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关怀。

同时,周竹琴还勇于创新,在政策修订过程中,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通过发放科技创新券的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给予补助。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高校院所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痛点,通过保险分担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担当作为 勇挑科技工作重担

周竹琴所在科室还牵头重要文件起草和全局业务工作综合材料。在工作中,她主动学习国家、省最新文件和兄弟地市的先进经验,注重业务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展,积极建言献策。

2024年,她撰写各类调研汇报、分析报告、工作方案等材料30余篇,每一次对材料的打磨,都是她凝聚思想、学习提升的过程。

在2024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中,周竹琴针对市主导产业征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13项,全市8个项目获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省立项资金2750万元,项目数和资金数均居全省前列。在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项目申报工作中,共摸排储备推荐“两重”项目14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周竹琴勇担重任,积极参与谋划科技招商工作。当时这项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她毫不退缩,认真研究苏州市、合肥市、滁州市、马鞍山市等地的科技招商工作经验做法,赴合肥市创新投学习调研基金工作,组织县区、部门召开座谈会,历时四个月,牵头起草的《蚌埠市科技招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终于出炉,于2025年1月提请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正是她的执着和努力,为蚌埠的科技招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贴心服务 厚植为企服务底色

周竹琴始终把科技企业需求放在首位。2024年7月,由于工作职能调整,她所在科室承接科技金融相关工作。为解决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周竹琴广泛摸排企业融资需求,主动牵头联合财政、人行、金融监管等部门,组织科技企业专场银企对接会,解读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政策,邀请银行与科技型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推动银企“双向奔赴”。

高新区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设备升级,面临融资难题,在多家银行贷不到款。通过银企对接会,周竹琴促成了一家银行与之对接,会后立即上门服务,了解企业需求,快速办理授信,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为了常态化做好银保企对接工作,周竹琴对接相关部门梳理了20家银行机构的高企贷、科技成长贷等贷款产品60余种,梳理了9家保险公司的研发费用损失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保险产品50余种,形成了《蚌埠市科创金融产品服务手册》《科技保险产品汇编》等,并线上线下组织推送宣传。

截至2024年末,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73.6亿元,较年初增速44.2%、居全省前列,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有汗水就有收获,有挑战更有成长”,周竹琴以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2022年,她被科技部、人社部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荣誉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得来的。”周竹琴说,也是对她的激励、更是鞭策。她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答卷,以优良作风推动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周芳林)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