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讯 蚌报融媒体记者 何沛 文/图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今年“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活动主题,由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蚌埠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宁波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蚌埠日报社、蚌埠市文化馆活动联盟协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活动在蚌埠文化剧场、龙子湖风景区文旅集市举行,通过聚焦非遗项目,推出蚌埠市第五届非遗线上购物节、非遗展演活动、非遗知识问答、童眼看非遗等,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以此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活动在蚌埠文化剧场举办。
请跟随记者的镜头,领略璀璨文明。
看得见 摸得着 超好吃 沉浸式体验多样非遗魅力
上午8点半,非遗线上购物节在龙子湖风景区文旅集市举办。蚌埠日报抖音进行全程直播。
剪纸、糖画、蛋雕、虎头鞋、董记广龙臭豆腐、生炸丸子、蚌埠玉器加工技艺、烙画、留青竹刻……蚌埠特色传统技艺类项目、非遗传统美食类项目产品以及宁波市特色非遗项目共24项展示展销类非遗项目在线上平台进行非遗宣传与直播带货,通过“活态展示”“动态传承”,引导广大市民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激发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力和创新发展潜力,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非遗项目传承人邀请游客参与互动制作。剪纸传承人现场展示的剪纸绝活,勾起了不少孩子的好奇心,大家纷纷围观,并亲手体验了起来;在草编传承人的手里,一片小小的草叶可以变身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他还邀请小朋友现场亲手体验制作草编过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
鄞州竹编传承人叶商杰第一次来到蚌埠,对于蚌埠印象深刻的便是蚌埠人的热情好客。“希望通过这次蚌埠与宁波的非遗项目互动,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鄞州竹编的魅力。”叶商杰说。
非遗成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观看可品尝可体验。此次非遗线上购物节活动通过抖音等平台开展,累计有10.4万人次参与,2.2万人点赞。
甬蚌两地非遗项目同台竞演 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
上午10点,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活动在蚌埠文化剧场举办。来自蚌埠、宁波两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粉墨登场迎盛世,薪火相传展风采。蚌埠日报微信公众号进行全程直播。
鄞州竹编
此次展演遴选了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卫调花鼓戏、淮河琴书等蚌埠市优秀非遗节目,还邀请宁波市优秀非遗节目来蚌交流展演。甬蚌两地通过非遗节目同台竞演,向广大市民展现传统非遗无穷魅力,推深甬蚌两地文化交流合作。
开场花鼓灯舞蹈《兰花湾 淮水情》,展现了花鼓灯的舞蹈和锣鼓特色;花鼓灯舞蹈《群芳争艳》通过分片段展示的方式,介绍了花鼓灯舞蹈不同流派间的区别和风格;泗州戏《新拾棉花》《好不过淮河两岸》、卫调花鼓戏《琵琶记》、淮河琴书《老郭背锅》、五河民歌《摘石榴》《打菜苔》《石榴花开籽儿红》通过不同的唱腔、不同的旋律,向市民展现了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以及曲艺文化的独特魅力,引人入胜。
宁波市文化馆选送的非遗舞狮表演《狮王争霸》,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叹;诙谐有趣的木偶摔跤《得胜归来》,引来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该活动在蚌埠日报微信等平台进行直播,在线向更多的市民和观众送上一场独具魅力的文化大餐,展现了蚌埠与宁波的非遗风采。当天累计线上观看15.42万人次。
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蚌埠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为契机,展示文化遗产项目和资源,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鼓励全民参与保护和传承,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