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蚌埠:城管进社区 执法“解民忧”

2025-02-27 10:35 蚌埠日报  

                                                                                蚌报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文/图

“每天凌晨被鸡鸣吵醒,开窗就是臭味,谁能受得了?”提起9号楼一楼养鸡扰民问题,居住山湖雅苑小区的业主刘军至今仍感困扰。这个曾让整栋楼居民头疼的“定时闹钟”,在城管队员进驻社区后迎来转机。

“一楼的邻居在门口的院子养鸡,那些鸡天天一大早就叫,吵得人没法休息,而且鸡粪什么的异味也很重,天气暖和一点就臭烘烘的。”刘军说,自己向物业和社区反映这个问题后,他们也来到现场对一楼住户进行劝导,但没有起到明显效果。

城管人员等第一次上门了解情况。

仅靠自身力量收效甚微,小区所在的龙子湖区东风街道官塘社区就和居民们一起,引入城管执法力量,将城管队员“请”进小区解难题。接到投诉当天,龙子湖区城管队员就带着执法记录仪上门,通过数天“情、理、法”结合的沟通,最终促成一楼业主主动把鸡进行宰杀处理,近30平方米的鸡舍被彻底清理。

“小区本身环境优美,花草很多,以前因为一楼养鸡的情况,造成整栋楼的小环境不好。现在好了,推开窗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刘军指着焕然一新的庭院笑着说。

城管执法进社区是蚌埠城管部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创新实践,这项将城市管理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的举措,正在逐步破解社区治理顽疾,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基层工作都是家长里短,千头万绪,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加强服务与管理。社区没有执法权,在面对流动摊点、毁绿种菜、违规饲养动物等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官塘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顺利说,如今有了城管部门的支持,不仅补充了社区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执法权限的不足,同时也增强了社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沟通,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质量。王顺利介绍,城管执法进社区以来,社区违法建设、毁绿种菜、小广告、乱堆乱放等居民们的“堵心事”“烦心事”,解决得更快了,发生得更少了,居民更满意了。

城管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正在蚌埠各个社区深入推广——据统计,蚌埠城管部门通过建立第一时间“发现、劝阻、报告、处置”问题的快速查处机制,2024年,共组织286名执法队员进驻社区,实现城管执法进社区服务100%,共查处违法建设335处,查处毁绿种菜2330处,清理流动摊点4011处、乱堆乱放3177处、违规晾晒1523处、小广告2879处,劝导公共区域不文明养犬行为658起。

当前,市城管局正在谋划制定《关于深化城管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进社区的工作内容——执法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宣传进社区,完善进社区机制,制订重点管理事项清单和社区城管队员岗位职责。同时,城管部门强化科技赋能,依托运管服平台,打造进社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并将进社区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完善社区居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协商议事机制,搭建城管与社区、物业的互动共建平台。

【编辑:王韶歆】
0

                                                                                蚌报融媒体记者 郝玉琳 文/图

“每天凌晨被鸡鸣吵醒,开窗就是臭味,谁能受得了?”提起9号楼一楼养鸡扰民问题,居住山湖雅苑小区的业主刘军至今仍感困扰。这个曾让整栋楼居民头疼的“定时闹钟”,在城管队员进驻社区后迎来转机。

“一楼的邻居在门口的院子养鸡,那些鸡天天一大早就叫,吵得人没法休息,而且鸡粪什么的异味也很重,天气暖和一点就臭烘烘的。”刘军说,自己向物业和社区反映这个问题后,他们也来到现场对一楼住户进行劝导,但没有起到明显效果。

城管人员等第一次上门了解情况。

仅靠自身力量收效甚微,小区所在的龙子湖区东风街道官塘社区就和居民们一起,引入城管执法力量,将城管队员“请”进小区解难题。接到投诉当天,龙子湖区城管队员就带着执法记录仪上门,通过数天“情、理、法”结合的沟通,最终促成一楼业主主动把鸡进行宰杀处理,近30平方米的鸡舍被彻底清理。

“小区本身环境优美,花草很多,以前因为一楼养鸡的情况,造成整栋楼的小环境不好。现在好了,推开窗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刘军指着焕然一新的庭院笑着说。

城管执法进社区是蚌埠城管部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创新实践,这项将城市管理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的举措,正在逐步破解社区治理顽疾,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基层工作都是家长里短,千头万绪,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加强服务与管理。社区没有执法权,在面对流动摊点、毁绿种菜、违规饲养动物等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官塘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顺利说,如今有了城管部门的支持,不仅补充了社区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执法权限的不足,同时也增强了社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沟通,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质量。王顺利介绍,城管执法进社区以来,社区违法建设、毁绿种菜、小广告、乱堆乱放等居民们的“堵心事”“烦心事”,解决得更快了,发生得更少了,居民更满意了。

城管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正在蚌埠各个社区深入推广——据统计,蚌埠城管部门通过建立第一时间“发现、劝阻、报告、处置”问题的快速查处机制,2024年,共组织286名执法队员进驻社区,实现城管执法进社区服务100%,共查处违法建设335处,查处毁绿种菜2330处,清理流动摊点4011处、乱堆乱放3177处、违规晾晒1523处、小广告2879处,劝导公共区域不文明养犬行为658起。

当前,市城管局正在谋划制定《关于深化城管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进社区的工作内容——执法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宣传进社区,完善进社区机制,制订重点管理事项清单和社区城管队员岗位职责。同时,城管部门强化科技赋能,依托运管服平台,打造进社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并将进社区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完善社区居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协商议事机制,搭建城管与社区、物业的互动共建平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