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集镇:建设文明村镇 绘就幸福画卷

2023-06-05 10:08 文明蚌埠网  

文明蚌埠网讯  初夏暖阳照,在白墙黛瓦、绿树掩映中,乡村沃土风清气正,房前屋后整洁亮丽,志愿服务蔚然成风……走进新集镇三岔村,远处飘来的不再只有农家饭菜香,浓郁的文明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


完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新集镇三岔村按照生产方便、生活宜居、环境优美的目标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统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室、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场所、乡村大舞台。统筹推进水、电、路、绿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沟渠塘净化、卫生改厕等覆盖全体居民。



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三岔村以整治人居环境为抓手,大力实施形象提升行动,筑牢乡风文明底色。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切入点,农耕文化和风土人情为内容,绘制文化墙1000平方米。在村道和主要节点栽种“银杏”“红叶石楠”“紫薇”等苗木,美化景观塘提升村庄整体绿化。高标准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村户用卫生改厕完成90.36%。引导群众开展小花园、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苗圃“五小园”建设,实现了从道路到庭院、从室外到室内环境卫生清洁、庭院美化,不断提升乡村“外在美”,实现村庄“细节美”。


建立全面长效管护机制。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长效管护。三岔村聘请长效管护人员12名,明确每人具体管护类型、管护内容,并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发放薪资。日常环境问题随手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同时充分调动村民全员参与管护治理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度。切实做到长效管护“一张网”、全村上下“一盘棋”,不断提升文明村整体环境,实现共建共享。


用心用情打造乡风文明高地。三岔村以乡风文明为基调,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新模式,通过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村民议事会激发自治活力、道德评议会规范道德行为、禁毒禁赌会营造健康氛围、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最美家庭”、“新乡贤”、“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积极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树立正面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广大群众践行文明新风尚,发挥正能量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组建舞蹈队、健身队等团体,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和乡村大舞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编辑:侯艳秋】
120

文明蚌埠网讯  初夏暖阳照,在白墙黛瓦、绿树掩映中,乡村沃土风清气正,房前屋后整洁亮丽,志愿服务蔚然成风……走进新集镇三岔村,远处飘来的不再只有农家饭菜香,浓郁的文明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


完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新集镇三岔村按照生产方便、生活宜居、环境优美的目标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统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室、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场所、乡村大舞台。统筹推进水、电、路、绿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沟渠塘净化、卫生改厕等覆盖全体居民。



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三岔村以整治人居环境为抓手,大力实施形象提升行动,筑牢乡风文明底色。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切入点,农耕文化和风土人情为内容,绘制文化墙1000平方米。在村道和主要节点栽种“银杏”“红叶石楠”“紫薇”等苗木,美化景观塘提升村庄整体绿化。高标准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村户用卫生改厕完成90.36%。引导群众开展小花园、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苗圃“五小园”建设,实现了从道路到庭院、从室外到室内环境卫生清洁、庭院美化,不断提升乡村“外在美”,实现村庄“细节美”。


建立全面长效管护机制。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长效管护。三岔村聘请长效管护人员12名,明确每人具体管护类型、管护内容,并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发放薪资。日常环境问题随手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同时充分调动村民全员参与管护治理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度。切实做到长效管护“一张网”、全村上下“一盘棋”,不断提升文明村整体环境,实现共建共享。


用心用情打造乡风文明高地。三岔村以乡风文明为基调,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新模式,通过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村民议事会激发自治活力、道德评议会规范道德行为、禁毒禁赌会营造健康氛围、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最美家庭”、“新乡贤”、“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积极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树立正面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带动广大群众践行文明新风尚,发挥正能量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组建舞蹈队、健身队等团体,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和乡村大舞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