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蚌埠网讯 蚌埠市蚌山区宏业村街道第一社区坚持“党建+服务”融入工作模式,搭起党群融合“连心桥”。社区大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坚持“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工作导向,构建“一门式”综合窗口、“一张网”便民网格,推动为民服务“一站式”办理。
学习榜样
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社区把提高自身学习水平作为目标,自觉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理论和新知识;向实践学习,提高自己应对复杂矛盾的本领和能力;向人民群众学习,让自己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行家里手。
讲清道理
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社区结合党员活动日,丰富活动形式,结合蚌埠市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带领党员群众走进历史博物馆、红色纪念馆、科技馆、学习模范人物等,引导党员群众在调研实践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体验新时代的巨大成就,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倾听与传播好人故事、城市故事、中国故事。
开展活动
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节日文化活动和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如庆国庆文艺演出、体育竞赛(跳绳、踢毽子、下棋)、党员“活力工程”、“我为党旗添光彩”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服务,努力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共建和谐美丽社区。
管好网格
社区网格员坚持定期入户走访,关心网格内独居、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居住情况。每到一处都与居民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状况,并叮嘱要注意保重身体,注意饮食卫生,帮助老人及时清理房内易燃物品,叮嘱用火用电安全。
协商议事
充分发挥好“一组一会”作用,用好“六事协商”工作法,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着力破解“谁来议、议什么、怎么议”难题,打破“政府买单,群众不买账”的基层治理困境。自民主协商工作开展以来,居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社区协商的成果,长期困扰社区的停车难、充电难、僵尸车等30余个集中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办好事情
摸准群众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将网格工作密码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依托“两委接待日”“人大代表工作站”“老党员工作室”“凤敏调解室”“善星公益协会”“博睿社工站”等载体,在丰富“五社联动”模式的同时积极引导辖区联盟单位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打造区域“党建联盟”;今年以来依托联盟单位共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2件,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第一社区党委将继续把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作为工作目标,资源在小区聚集,作用在小区发挥,难题在小区化解。把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破解服务松散化、碎片化问题,把服务建立在群众的心坎上。
作者:徐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