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街社区为凝聚基层治理合力,聚焦破解基层缺资源、缺平台、缺抓手等短板,打出基层治理“温暖”牌,实施基层治理“邻聚里”品牌建设。将便民服务中心原有的传统柜台式服务升级改造为开放式服务工位,从“面对面”对话式交流到“开放式、肩并肩”的“零距离”服务模式,逐步构建了更加开放亲民的社区空间,吸引更多居民融入社区生活,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阵地建设,服务功能“全”起来
光明街社区本着“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宗旨,在社区服务空间开放式建设过程中,把原有的隔离式办公环境打造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并根据服务内容及工作需要划分。设置书画、图书借阅、儿童游乐、茶水间等多功能模块,采取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方式,最大化地将场所用到为民服务、党建活动、群众娱乐等功能。
创新管理模式,服务流程“畅”起来
本着为群众提供“一窗式、一站式、跑一次”的服务目标,实施“去柜化”开放式服务,社区将45项业务办理流程制作成流程图,利用大屏幕展示让办事居民一目了然,真正让居民只进一次门、只跑一次腿。社区服务大厅内还配制了休息椅、书柜、一次性饮水纸杯、老花镜、纸、笔、复印机等服务设施,最大限度为居民提供便利。
打造“邻聚里”,治理难题“解”出来
在各小区建立“邻聚里”协商议事室、议事亭、议事角等,充分发挥协商议事机制作用,组织居民代表、党员干部、专业人士等开展议事活动,对社区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协商、达成共识。自今年搭建“邻聚里”协商平台以来,召开党支部、业委会、议事会、物业公司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协商议事会8次,解决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小区环境改善、业主书吧建立等问题,为业主提供更好地居住、休闲娱乐的环境。
凝聚党员群众,便民服务“暖”起来
坚持“党建+文化”,光明街社区精心策划“周、月、季、年”活动,用好周三党课宣讲、“我们的节日”等载体,做到阵地活动常办不断,让群众“喜欢来、不想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文艺活动10余场次,各类宣讲6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光明街党委紧紧围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齐全、办公环境更温馨、文艺活动更丰富、便民服务更贴心”的工作思路,坚持服务优先、便民优先,转变传统行政化、隔离式办公场所为新型开放式、互动式的零距离服务,把更多阵地空间用于社区学习、活动、服务,真正实现了“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切实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同时节省了办事时间,提升了行政效能,赢得了居民和社会的一致好评。